信托有保底收益吗?
信托有保底收益吗?这是很多人对信托产品的关注焦点。信托是一种委托他人管理资产的金融产品,投资者希望通过信托来获取稳定的收益。信托产品的收益是否有保底,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在实践中,受托人为吸引投资往往约定保底条款对委托人作出收益、本金或者***失上限的保证,因此保底条款也成为引发委托理财合同纠纷的主要原因。
1. 保底条款的认定
保底条款是指无论委托理财盈利或者亏***,受托人都对委托人作出收益、本金或者***失上限的保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底条款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保底条款必须是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达成的明确约定。
- 保底条款对收益、本金或者***失上限的保证必须是无条件的。
- 保底条款的约定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只有当保底条款满足以上条件时,才能被认定为有效。
2. 信托没有保底收益的原因
虽然保底条款在实践中存在,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信托并没有保底收益。具体原因如下:
- 信托投资公司不得承诺信托资金不受***失或者保证最低收益。
- 资产新规禁止保底承诺。
根据《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投资公司不得承诺信托资金不受***失,也不得承诺信托资金的最低收益。这是因为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规定了这一条款。
在2017年末,***相关部门联合发文,资产新规明确规定,收益类金融理财产品禁止承诺保本或者保证收益。这意味着信托产品也不得承诺保底收益。
3. 保底收益的替代选择
尽管信托本身没有保底收益,但是在金融市场上存在一些其他的产品可以提供类似的保底机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替代选择:
- 保险产品的保底收益。
- 其他金融产品的收益。
- 养老金计划的领取方式。
- 部分信托产品提供的保底服务。
保险产品一般会提供一定程度的保底收益,通常不超过2.5%。投资者可以选择购买保险产品来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
除了信托,银行、基金、股市、私募等金融渠道都可以提供一定的收益,但是相应的风险也会有所增加。
在养老金计划中,可以选择不同的领取方式,如领取一定年限内的现价或保证一定年限内的现价。虽然在领取计划方面收益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并不具备保底机制。
有些信托产品可能会提供保底服务,确保投资者在投资期间的本金安全。这样的产品并不常见,需要投资者仔细选择。
4. 监管加强信托投资的监管
随着资产管理新规的出台,监管对信托投资的监管力度也在加强。不再允许信托公司承诺"刚性兑付"或"保底保收益",也禁止信托公司与投资者签订任何违规的合同。
虽然在实践中存在一些受托人约定的保底条款,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信托没有保底收益。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时,应该充分了解投资风险,并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可以考虑其他金融渠道或保险产品提供的相对稳定收益,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 上一篇:600821股票现价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