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证交易是什么时候取消的?
2024-01-06 16:25:49 理财知识
权证交易是指投资者通过权证,获得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的权利。权证交易在***股市早已取消,不再存在。
1. 什么是权证?
权证是一种衍生品工具,由标的证券发行人或第三方发行,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有权按约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
2. 权证与股票期权的区别
股票期权是指投资者在支付期权费后,取得在合约规定的到期日或到期日以前按协议价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相关股票的权利。与之相比,权证交易有以下区别:
2.1 标准化 vs 非标准化大部分标准化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期权都是高度标准化的合约,而认股权证通常是非标准化的。
2.2 交易流程权证实行T+0交易,即当日买进的权证当日可以卖出,而股票期权交易通常存在一定的持有期限。
2.3 申报价格单位权证的价格最小变动单位是0.001元人民币,而股票期权的最小变动单位为0.01元。
3. 权证交易的历史背景
***股票市场于20世纪90年代开启了权证交易,早期发展迅猛。随着时间推移,权证交易面临了许多争议,并最终在2005年被取消。
4. 终止权证交易的具体时间
以下是权证交易在***股市终止的具体时间:
4.1 1992年6月***大陆第一只权证——大飞乐的配股权证推出。
4.2 1996年6月底证监会终止了权证交易。
4.3 2005年8月和11月分别推出了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
4.4 2008年南航权证在6月13日正式终结交易,权证从股市消失。
权证交易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在***股市已经取消。权证与股票期权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交易流程、申报价格单位等方面存在差异。权证交易历经多年后,在2005年被终止,最后一只权证交易于2008年退出股市。权证交易的取消是基于多种因素,而权证的消失注定成为***股市发展历程中的一部分。
- 上一篇:剩余价值怎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