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对象包括哪些?
一、扶贫对象的划分原则
1.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包括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这些地区生活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基数大,贫困率高。
2. 特殊贫困群体:包括残疾人、孤儿、特困儿童、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
3. 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包括农村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等。
二、精准扶贫对象的具体分类
1. 无劳动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参与劳动的家庭,如老年人等。
2. 残疾人家庭:家庭中有残疾人员的贫困家庭。
3. 重病家庭:家庭中有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员。
4. 灾害受灾家庭: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导致贫困的家庭。
5. 弱势群体家庭:包括孤儿、老人、儿童和单亲家庭等。
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定义
建档立卡是指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识别,以确保扶贫资源的精准分配和落地。
1. 人口数量:贫困户的成员人口基数较大。
2. 收入水平:贫困户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村扶贫标准。
3. 劳动能力:贫困户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
4. 家庭状况:贫困户家庭生活条件差,住房破旧,基础设施不完善。
四、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界定
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是指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劣等地方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 地理位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等地。
2. 生存条件: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所居住的地方生态环境***劣,生存条件差。
3. 家庭经济: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家庭经济困难,无法自给自足。
五、扶贫对象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
1.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进行集中力量攻坚。
2. 贫困县:对有较高贫困率的县市进行重点扶持。
3. 贫困村:对贫困程度较深的村庄进行帮扶。
4. 贫困户:对贫困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帮助其脱贫致富。
扶贫对象包括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特殊贫困群体、农村贫困人口等。精准扶贫的原则是将扶贫资源用于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确保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地。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选择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可以实现针对性的扶持,促进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 上一篇:交银施罗德净值查询519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