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利率上限?
2024-02-28 16:25:14 理财百科
民间借贷利率上限是指法律规定的民间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制。为了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对民间借贷利率设有法定上限。根据2015版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人民法院应予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也经历了一些调整和变化。
一、民间借贷利息上限是多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支持的借贷合法利息最高是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这意味着,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而超过这个上限的利率约定则无效。
二、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
根据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法律规定的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这意味着,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36%的部分将被认定为无效,无效的利息无需支付。
三、最新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调整
根据最新规定,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定上限由15.4%降低到14.8%。这一调整意味着,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14.8%部分的利息将被认定为无效,无需支付。这一调整是为了平衡借贷双方的权益,同时也对于保护实体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调整是为了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平衡借贷关系。在民间借贷过程中,双方应合理把握利率设定,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应当注重风险管理,避免非法集资和高利贷行为,以确保借贷双方的利益和社会稳定。
- 上一篇:定投的基金做t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