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量主力能出货吗?
缩量出货与放量出货
主力出货是股票市场中常见的一种操作行为,一般分为放量出货和缩量出货两种情况。放量出货是指在大笔成交量的伴随下,主力资金通过大量抛售股票进行出货。而缩量出货则是指主力资金在较小的成交量下,通过不引起过多关注的方式进行出货。这两种出货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操作策略,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指标和图表来识别。
1. 缩量能创新高
缩量能创新高通常表示主力资金高度控盘,排除了主力出货的可能性。如果此时股票正处于上升通道中,那么大概率是主力资金在积极吃肉的表现。缩量能创新高反映了市场情绪和主力意图的重要指标,投资者可以据此决策。
2. 缩量下跌现象可能是主力出货
缩量下跌是指主力通过制造成交量缩量的现象,来掩饰主力出货行为,以降低散户的防备心理,便于主力悄悄出货。当股票价格出现缩量下跌时,不同于放量下跌,主力往往会抛出较少的筹码。但是投资者应该注意,这种现象并不一定是主力出货的行为。
具体来说,在下跌过程中,成交量应呈现逐渐萎缩的趋势,这样才不是主力的出货行为。投资者不能盲目抄底,而是要根据之前画出的上升趋势线(支撑线)来判断支撑力度,结合成交量的变化来做出决策。
3. 利好出现后的缩量上涨
当股价经过利好消息的刺激上涨,并伴随成交量快速放大时,往往是主力资金借机出货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成交量的变化情况,如果成交量大幅增加,那么主力资金很有可能在这个时机出货。
4. 打低出货和锯齿形出货
打低出货和锯齿形出货是主力资金常用的出货策略之一。这种出货行为的特点是成交量一般较小,特别是锯齿形出货,主力资金会耐心等待,并通过在接盘时卖出或者等待更好的机会来出货。这种出货策略强调以时间换取空间,主力资金会尽量不破坏股票价格的形态。
5. 放量与缩量的真实性
需要注意的是,放量和缩量并不能完全反映主力资金的行为,因为主力资金在股票市场中有一些手段可以进行做假。放量有时是主力资金故意制造的成交量,目的是为了掩盖其真实意图,欺骗散户,并实现顺利的建仓或出货操作。投资者应该通过综合分析,结合其他指标和因素来判断主力资金的真实动向。
主力出货是股票市场中常见的操作行为,放量与缩量是主力出货的不同表现形式。投资者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指标和图表的分析,以及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来判断主力资金的意图和操作策略,从而合理决策。了解主力出货的特点和规律对投资者制定交易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上一篇:兴证全球基金是兴业银行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