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的定义是什么?
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它最初的定义始于1791年,与长度单位有关。根据规定,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摄氏度时的质量为1千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千克的定义进行了多次修订和更新。小编将介绍千克的定义和其相关内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1. 千克的最初定义
千克的最初定义与长度单位有关。在18世纪末期,法国科学院计划将克作为质量的基本单位,并制作了实物基准器。根据当时的规定,千克的定义是这样的: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摄氏度时的质量为1千克。这个定义是基于纯水的质量在特定条件下的测量结果,并被广泛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
2. 国际计量系统下的定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验方法的改进,对千克的定义进行了多次修订。1901年,第3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千克是质量(而非重量)的单位,其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国际千克原器是由特定的铂铱合金制成的,贮存在法国巴黎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质量和度量实验室中。
3. 千克的现定义
目前,千克的定义是与普朗克常数有关的。根据国际单位制的规定,一千克的定义是普朗克常数为6.62607015×10⁻³⁴J·s时的质量单位,并无关于纯水质量或国际千克原器的具体要求。这个定义使得千克的值与普朗克常数相关联,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稳定的基准。
4. 历史上的质量标准
在引入普朗克常数之前,国际计量系统的千克标准是由一块铂铱合金圆柱体制定的。这个圆柱体被称为“大K”,直径和高度均为39毫米,质量为国际千克单位。近年来发现,“大K”的质量似乎发生了微小的变化,虽然对达到可测量范围内的大部分应用没有明显的影响,但这一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5. 千克的重要性
千克作为质量的基本单位,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商业交易、工程设计、制造业还是科学研究等领域,千克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度量质量的单位存在,还直接或间接地与许多其他物理量相关联,如力、能量和动量等。
千克的最初定义是与长度单位有关的,规定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摄氏度时的质量为1千克。随着时间的推移,千克的定义进行了多次修订和更新,目前的定义与普朗克常数有关。国际计量系统中的千克标准是由特定的铂铱合金制成的实物原器。千克作为质量的基本单位,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
- 上一篇:一万块泰铢等于多少人民币?